第五十九章
假期的最后几天,阮笑笑一家人突然都忙了起来。
于涣华和裴韵准备着本地电视台民生栏目策划的一个企业新春活动。
这类活动都有大概流程的脚本,原本是于耿中去,但节目编导倾向于女性领导,协商过后,请了于涣华和裴韵一同参加。
于耿中陪着她们两人忙前忙后彩排熟悉流程,充当司机跑腿。
大明星裴星实在家待了两天半,随后飞去了平城,据说过几天又要飞回来参加一个音乐节。
于星静则是实习假期即将结束,声称要在音乐节前闭关修好自己的毕业论文初稿,进入苦行僧模式。
这样的情况下,阮笑笑和于星静返回澜青的时间延后定在了音乐节的第二天。
和程朝昀视频说起这个消息时,阮笑笑刚好收到段应丹命名为“青春与泰戈尔征文入选作品”的压缩包。
段应丹作为文学社社长,这次社团举办的征文活动联系了好几位语文教研组的老师,活动流程规划详尽,评选标准明白易懂。
阮笑笑没有拒绝学生的要求,欣然接受了她的邀约。
压缩包传输完毕。
阮笑笑边移动鼠标点击解压,边看向屏幕那头的人,“暂时就是这样,你还有什么事吗?”
听起来像是开视频会议时的用语。
话说出口两秒,她又添上一句:“我是说,如果你也比较忙,没有什么事要说的话,我们就拜拜了?”
原本返程的消息阮笑笑是准备在聊天框里说的。
没想到刚发过去“我回澜青的时间要延后”,程朝昀就回复了个“嗯”,随后问她现在有没有空视频。
就这样,视频拨通,阮笑笑看见屏幕对面似乎在忙着工作的程朝昀。
她没有打扰人的意思,善解人意地移动鼠标至红色按键,等着程朝昀的再见。
“不是现在有空?”
程朝昀镜片后的眉眼微动,注意到她移动的手臂,“阮老师好像不是很想见到我。”
“我是有空。”
阮笑笑立刻回他,“但你看起来像是正在忙。”
她抬手比划了一下他面上戴着的半框眼镜。
根据多次经验,程朝昀往往在工作时才会戴上这幅防蓝光眼镜。
“哦,这个。”
对面的男人眼尾带上笑,语气略有停顿地道,“可以算是,投其所好。”
阮笑笑:“?”
几乎是刹那间,阮笑笑想起上次和盛时瑶聚餐时对方对她的定义。
屏幕左边是视频画面,右边是解压进度条。
阮笑笑假装很忙的点了两下压缩包不断加深的解压进度条,看似不经意的发问:“噢,徐知然说的?”
程朝昀没有正面回答,只抬了抬镜框,随着动作,眼皮垂下又撩起,很自然的反问:“所以,这个确实算是阮老师的喜好?”
他骨相绝佳,在金属感的衬托下,轮廓线条流畅锋利,再加上透明镜片对冷淡眉眼的修饰,又显出温润儒雅。
阮笑笑的视线从他镜片后的眉眼一路移至他唇边的笑意,默认几秒后,仍强装镇定,正经着语气:“干嘛突然□□我。”
屏幕上的人明显有瞬间怔愣,随后唇角弧度加深,下了结论:“哦,原来这个甚至可以到□□的地步。”
“……”
“程朝昀。”阮笑笑叫他。
“我在。”他从善如流。
“你这样,”阮笑笑想了会儿说法,“很像史学家评论昏君时,耗费浓重笔墨描写的那个妖妃。”
“所以。”
程朝昀沉吟片刻,“你是史学评论家还是昏君?”
-
阮笑笑最后做了半个“昏君”。
两人的视频持续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这边阮笑笑看着征文的电子稿,那边程朝昀在电脑前看着文件,两边都默契的开了静音,并未打扰对方。
又看完一篇,阮笑笑转动腕骨,伸张肩颈靠向椅背,目光落向视频里的程朝昀。
征文解压包里的作文量相比于平时上课需要批改的作业量而言并不算多,再加上段应丹给的时间也相对充裕,阮笑笑原本计划分时段慢慢看完。
没想到这会儿在“美色”之下,居然不知不觉看完了一大半。
思绪在屏幕的画面中出神,放松的神经四处链接。
大概是刚刚看了太多学生们所写的青春主题作文,记忆的片段穿过时间,悄悄蔓延各处。
阮笑笑一会儿想到上次和程朝昀视频时听他讲完了关于小程的故事,一会儿又想到第一次见到程朝昀。
记忆碎片掠过春风朗日,又来到寒冬大雪。
最后是她与程朝昀重逢后所见的第一面,戴着眼镜从车内弯身下来的程朝昀。
等阮笑笑回神,看见的就是屏幕那头的男人轻抬手腕,食指轻碰镜框。
“干什么。”阮笑笑没有发出声音,做了个口型。
程朝昀正要说话,想到什么,指了下耳朵。
阮笑笑打开静音,“好了。”
“看来,眼镜的威力也没有想象中的大。”
程朝昀眉梢轻扬,“阮笑笑,你刚刚没有工作的时候,好像对着自己的男朋友分神想到了其他人事物。”
他补充重点,“且想了很久。”
“……嗯,想到了挺多人。”
阮笑笑煞有其事,“十七岁有点儿冷漠的程朝昀,和二十七岁再见时依旧冷漠的程朝昀。”
“这样的话。”
程朝昀配合她,“按照时间美化记忆的说法,这个十七岁的程朝昀看来当初是极度冷漠,所以现在才是‘有点儿’的程度。”
回答出乎意料,阮笑笑:“你不为这位十七岁的程朝昀辩解一下?”
程朝昀:“恐怕有点难。”
“哪里难?”
“毕竟按照时空法则,应该向十七岁的阮笑笑去辩解。”
程朝昀道,“我能做的,是为二十七岁的程朝昀说说话。”
“你想怎么说?”
阮笑笑手撑侧脸靠向桌面,“二十七岁的阮笑笑愿意听一听。”
“比如这个人没表情的时候,看着确实有点冷漠。”
他说,“但是,他当时其实对这段不期而遇的重逢很高兴。”
“阮笑笑,我当时没想到会这样遇见你。”
人和人的交际往往受到空间的阻隔,古时人们会有车马信使传信,而在如今,书信逐渐被现代科技取代后,一个电子邮箱、一串数字或英文号码即可跨越空间,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
但某种情况下,两者都有交流门槛。
书信需要住址,而科技需要联络方式。
程朝昀只有前者。
阮笑笑毕业后就和大家断了联系,同学之间打听时也无从得知她的联络方式。
徐知然偶然得知盛时瑶有她的微信,要了微信号加了好友,结果却被拉黑。
于是就这样造就了一个误会,两人一致认为阮笑笑不会随便拉黑人,徐知然认为盛时瑶故意给了假的联络方式,而盛时瑶认为徐知然招惹了阮笑笑。
最后,以盛时瑶谎称她也不知道阮笑笑换了微信而结束。
程朝昀回国前有想过,如果联系不到阮笑笑,或许可以给她写一封信。
与阮笑笑重逢的那天,是程朝昀回国的第二天。
他前一天晚上抵达澜青,程庆阳以请他辅导程黎功课的理由留他在家住了一晚。
第二天晚上,沈阿姨又以程黎为理由,请他去接程黎放学。
他大概猜出他们的意思,知道这避无可避,顺势同意了。
在校门口等待程黎放学时,他用笔电开着有时差的视频会议,结束后看见校门口被灯光映着的绿色邮筒,那个写信的想法又冒出来。
接下来就很顺理成章。
打开软件,新建文档,敲打信件的腹稿,反复删除,反复思考开头的问候语。
随后红绿灯交换时的鸣笛声里,他抬眼望向窗外,看见了那个让他准备写信的人。
绿灯变红灯。
裹得严严实实的阮笑笑十分不幸运的停在了马路对面。
程朝昀有怀疑过自己是否认错人,所以他当时看得很仔细。
将头发耳朵脖子以及手都遮得严实的帽子围巾手套,再加上那双澄澈亮丽的眼睛。
很奇怪,明明很久没见的人,他却第一直觉,这就是她。
最后也幸好,真的是她。
“后来我还庆幸过另一件事。”
程朝昀看着阮笑笑道,“幸好那天也下着和十年前一样的大雪。”
两人相隔千里,又在镜头里仿若面对着面。
程朝昀说话时不紧不慢,声音还带着淡然的笑意。
阮笑笑注视着他那双看人时格外深情的眼睛,意识到他指代事情,沉默片刻,突然很想他。
但她只是眨了下眼,声音在手掌的侧压下有些嗡嗡的,“程昀昀,我刚刚改到程黎的作文了。”
这次文学社的征文主题和之前一次考试的作文要求有一定相似之处。
程黎的征文稿里,运用了大量那次“青春之信”的内容。
比如海子的那句,“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而在末尾,为了契合泰戈尔的主题,她又引用道:“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你也要失去群星了。”
“学生懂得的道理,老师也懂的。”
阮笑笑说,“二十七岁的阮笑笑接收到二十七岁的程朝昀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