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太祖陵寝所在的昭陵,坐落于一座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山脉之上,夏国以前的百姓叫这座山为笔架山。
此山山势突兀,峰峦挺拔,沟壑纵横,山环水绕,如同一幅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山水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从不同方向望去,山峰呈现出各异的形态:从南面眺望,山峰宛如一座圆锥,直插云霄,颇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豪迈气势;从东南方向望去,山峰则像一座笔架,夏国以前的百姓才叫它笔架山,自从太祖和文昭皇后长眠于此,这片灵山秀水也因此被尊称为太祖山;而从西南方向望去,山峰则呈现出覆斗状,与倭国著名的富士山颇为相似,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至于从北边望去,山峰又化作一只卧虎,藏龙卧虎,气势非凡,仿佛随时准备一跃而起,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
相传,太祖选择此地为陵寝,蕴含着他对大夏江山永固的深切期盼。
太祖山的山体由九道山梁汇聚而成,这种地形在风水学上被视为吉祥之兆,象征着九条巨龙拱卫着主峰,帝王权威至高无上,统治稳固如山。这九道山梁,宛如九条巨龙蜿蜒盘旋,将主峰紧紧环绕,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使得太祖陵寝更加显得庄严神圣,不容侵犯。每当晨曦初露,九道山梁在朝阳的映照下,金光闪闪,犹如九条巨龙在云中翻腾,蔚为壮观。这一独特的地形地貌,不仅赋予了太祖山以神秘莫测的色彩,更使得昭陵成为了一处令人向往的圣地,给予大夏子民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李澄和莲花深思熟虑后,决定在此地建立军事基地,这一选择背后有着深远的考量。一则,他们深信此地拥有绝佳的风水,能为军事基地带来稳固的根基与无尽的福祉。二则,这座山的独特地理位置与长安城形成了山水相依的完美格局。
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看,此地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无疑是建立军事基地的理想之地。而长安城作为前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安危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有了这座军事基地的守护,长安城绝对能成为他们反攻邺城的据点。
晨光初破黎明,天际渐渐泛起淡淡的鱼肚白,军营的深处,雄浑的号角声穿透薄雾,划破了宁静的清晨,惊起了栖息在枝头的宿鸟,它们振翅高飞,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此时,莲花身着一袭素雅而庄重的月白铠甲,这铠甲以玄铁为骨,显得坚不可摧。肩甲如鹰翼般舒展,两片弧形甲片自肩头隆起,末端尖锐上翘,既巧妙地扩大了防护范围,又如同鹰隼欲扑之姿,气势汹汹,令人望而生畏。
胸甲中央镶嵌着一块镂空雕花的青铜护心镜,镜面被打磨得光滑如镜,清晰可映敌人面容,亦可利用反光致盲敌人,堪称攻防一体。护心镜四周环绕着栩栩如生的朱雀纹样,羽翼以红铜丝精心镶嵌,随着莲花的步伐摇曳生辉,仿佛朱雀在空中翩翩起舞,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威严。
腰间,一把半旧的北陆弯刀静静悬挂,刀柄上岁月的痕迹见证了它的沧桑与主人的不凡。
足下,莲花蹬着一双柔软而坚韧的鹿皮快靴,每一步都稳健而有力。
她的头盔采用优质铜质精心打造,其上装饰着华丽的花翎与鲜艳的红珊瑚顶,既彰显出佩戴者的尊贵身份,又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的气质。花翎随着微风轻轻飘扬,仿佛诉说着莲花的英勇与荣耀,而红珊瑚则在阳光下闪耀着温润而柔和的光泽,恰似莲花眼中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与温柔如水的情怀。
铠甲的裙甲部分设计精巧,由数十片倒三角形状的甲片紧密排列而成,每一片甲片都经过精心打磨与雕琢,展现出非凡的工艺水平。行走之间,这些甲片会发出清脆悦耳的撞击声,如同金石相击之音,令人闻之振奋。
甲片的边缘巧妙地镀上了一层金色,使得整件铠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观之时仿佛火焰在跳跃。
莲花静静地立于校场中央,身姿挺拔,肩背笔挺如松,仿佛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岳。手中长枪斜指地面,枪尖闪烁着寒芒,在清晨的薄雾中若隐若现,透出一股凛冽的杀气。
四周士兵早已列队而立,见她到来,纷纷拱手行礼,目光中满是敬畏。尽管她面色白皙,看似柔弱,却无人敢因此而轻视于她——昨夜,她以一己之力挑翻长安太守战马的事迹,早已在营中传得沸沸扬扬,成为了士兵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这些忠诚的士兵。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列阵!”声线压得低沉,却仍带着几分清亮,如同晨钟暮鼓,让人心生敬畏。士兵们闻言,迅速调整阵型,动作整齐划一,气势如虹。
她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她知道,这些士兵都是她的战友,是她的依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共同面对无数的挑战和考验,但只要有彼此在身边,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士兵们闻令而动,犹如训练有素的猛虎下山,刀盾相击之声铿锵如雨,回荡在军营上空,气势如虹。莲花紧握长枪,手腕轻轻一翻,枪花犹如银蛇吐信,带着凛冽的寒风,直刺向前排士兵坚固的盾牌。
那士兵眼见枪尖如电,下意识举起盾牌格挡,然而枪尖却在即将接触的瞬间骤然回旋,犹如灵蛇舞动,轻巧地挑飞了他腰间悬挂的水囊。水囊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却在即将落地的瞬间被她另一手稳稳接住,轻轻一抛,水囊便准确无误地落回那士兵手中。
“盾阵虽坚,但行动迟缓。若敌军趁虚而入,尔等皆将成为刀下亡魂!”莲花冷声训斥,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话音未落,她手中长枪忽而化作漫天星雨,枪尖犹如繁星点点,专挑士兵甲胄缝隙处点刺,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
在她的逼迫下,士兵们不得不加快攻击速度,刀光翻飞间,竟无人能近她三尺之内。在她的引导下,士兵们的士气大振,纷纷以快打快。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她的身上,映照出她坚毅的面庞。她额角渗出细汗,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斗志,反而愈战愈勇。手中的长枪在她的手中灵活舞动,忽而如龙摆尾,横扫千军,势不可挡;忽而如鹤唳九天,直刺苍穹,锐不可当。
每一招每一式,都透露出她深厚的功底和凌厉的气势,招式间不见半分女子的柔婉,唯有铁血杀伐之气,令人胆寒。周围的新兵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退避三舍,不敢与她正面交锋。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新兵在慌乱中举刀劈来,企图趁她不注意之时偷袭得手。然而,她早已洞察先机,身形未动,枪杆横架刀刃,借力旋身,枪尖已如闪电般抵住对方的咽喉。
那新兵顿时面如土色,手中的刀也掉落在地。众人定睛一看,原来这新兵竟是个半大少年,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恐惧和不安。
“抖什么?”她枪尖一挑,轻轻巧巧地挑飞了少年的头盔,露出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她的声音冷冽如冰,眼神中却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若真上战场,你此刻已死十回!记住,战场上没有胆怯和退缩,只有生死和胜负!”
少年闻言,慌忙跪地求饶,眼中满是惊恐和懊悔。然而,她却没有继续责备他,反而忽然朗声大笑,抬手拍了拍他的肩头:“起来吧,小伙子!今日之败,不代表未来之败。明日卯时,加练半个时辰,我亲自教你!”
日头缓缓爬上旌旗的顶端,将整片训练场映照得一片金黄。士兵们纷纷收枪而立,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滑落,滴落在干燥的地面上,瞬间被蒸发得无影无踪。
莲花月白色的劲装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他们的脊背上,勾勒出他们纤细却紧实的腰线,彰显着他们不凡的体魄和坚毅的意志。
他抬手轻轻抹去下颌处的汗珠,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了喉间的喉结——那处早已用柔软的棉布细心地裹了三层,那是上一世她被杀的地方,这样裹着,以防被人再次伤害。然而,即便如此,此刻却因她动作的剧烈而微微发痒。
“传令下去,”她声音坚定而有力,将手中的长枪往地上重重一杵,震起一片尘土,如同她内心的豪情壮志一般汹涌澎湃,“今日加练弩阵!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精湛的技艺,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转身之际,她头盔在朝阳的照耀下闪过一抹锐利的光,恰似她眼底藏不住的锋芒和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