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 > 绛珠新梦 > 第12章 省亲试诗,藏锋避扰

第12章 省亲试诗,藏锋避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腊月的寒风裹着细雪,吹得贾府檐角新扎的绢花灯笼左右乱晃,远远望去,倒像是天上的星子被人摘下来悬在半空,明明灭灭地映着满地银霜。大观园里却是另一番光景,雕梁画栋间缠满红绸金穗,腊梅与水仙开得正盛,暗香混着丝竹声,从藕香榭那边悠悠飘来,好一幅热闹奢靡、富贵逼人的景象。

阖府上下,都为这省亲之事忙的脚不沾地。王熙凤裹着掐金丝的猩红斗篷,鬓边赤金点翠凤钗随着步子不住晃动,手里的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在各院里来回穿梭。“这灯笼穗子长短不齐,当我是瞎的不成?”她扬手将账簿甩在管事婆子肩头,绢面上墨迹未干的银钱数目被拍得模糊一片。

“快换!仔细冲撞了贵人,仔细你们的皮!”王熙凤尖锐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吓得小厮们愈发慌乱,不得不加快脚步。

林桐独自静立在沁芳闸畔,潺潺流水于脚下蜿蜒而过。抬眸望去,往来人影穿梭不停,反倒衬得她这里格外沉静。她伸出纤细指尖,缓缓抚过汉白玉栏杆上精美的缠枝纹,触感微凉。心下不禁暗叹,这省亲之事排场浩大,犹如烈火烹油,此刻烧得越旺,往后败落时,只怕越惨。正出神思索间,只见紫鹃抱着一件绣着淡梅的斗篷,脚步匆匆地赶了过来,鬓角沾着雪粒,神色间满是焦急:“姑娘,吉时已到,府里上下都在准备迎贵妃娘娘,咱们也该即刻前去了。”

林桐微微点头,迈着轻盈的步伐,随紫鹃一同前往正门。一路上,她看着精心布置的大观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繁花似锦争奇斗艳,心中却无太多波澜。她清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迎合皇家颜面而造就的奢华,背后的铺张,正一步步将贾府拖向深渊。

今日,林桐为了不那么显眼,刻意素雅装扮,一袭月白绫子窄袖襦裙裹着纤细腰身,裙裾斜绣墨竹数竿,竹叶以青黛晕染,竹节用石绿勾边,远看似从宣纸上拓下的水墨画。鬓边仅斜簪一支羊脂玉簪子,倒比平日更显清逸出尘。

再看身旁的众姐妹们,看得出也都精心打扮过,个个容光焕发。李纨身披深紫掐银丝的长袄,领口滚着半寸宽的玄色织金绦子,端然立在廊下,显得温婉大气;探春一袭葱绿撒花软烟罗裙最是鲜亮,裙角绣着比翼双飞燕,金线勾的羽翼在阳光下流转生辉,她每走一步,那飞燕便似要破绣而出,衬得她杏眼流波,更添三分灵动。

众人在大门前等了许久,忽听得远处金锣开道,凤箫鼓乐喧天而起。须臾,一队宫娥执羽葆幢幡,引着一顶华丽无比的金丝八宝攒珠凤舆缓缓驶来,那凤舆上缀满明珠翠羽,走一步便流光溢彩。四周簇拥着的宫女太监,步伐整齐,神色肃穆。贾府众人见状,“唰”整齐地跪了一地,一时间,门前静谧无声,唯有微风吹动衣角的簌簌之声。林桐也赶忙屈膝伏地,微微垂首,借着鬓边珠翠的遮挡,悄悄抬眼望去。

元妃在两个宫娥搀扶下缓缓下舆,一身赤金翟纹霞帔华贵非凡,凤冠上东珠垂落如帘,衬得她肌肤胜雪,姿容绝代。可若细看那眉目间,虽带着皇家威仪,眼底却藏着几分倦意,倒像是被这满身珠翠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众人的簇拥下,元妃缓缓踏入大观园。她举目扫了一圈这极致奢华的园子,不禁微微蹙起眉头,轻声叹道:“这园子太过奢靡,往后切不可如此铺张行事。”周遭众人听闻,纷纷恭顺地诺诺称是。林桐立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却泛起一阵酸涩的苦笑。她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更清楚,贾府如今这烈火烹油般的繁华,看似风光无限,内里实则不过是贾府强撑着的最后一丝体面罢了。

当行至一处雅致的亭子时,元妃忽缓下脚步,眼含笑意,轻声道:“今日如此热闹,宝玉和姐妹们不妨在此吟诗助兴,这良辰美景添几分雅趣?”众人听闻,纷纷应和,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宝玉闻言,满脸自信,嘴角上扬,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他素日里最喜舞文弄墨,在贾府中以诗才闻名,此刻早已在心中构思出绝妙诗句,只等一展身手。宝钗则站在一旁,神色淡然,嘴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倒比平日更显从容。

林桐心中却另有打算,她深知这元妃省亲,背后是复杂的政治博弈,诗作太过出众,难免会招来他人的嫉妒与猜忌。况且,宝玉是元妃胞弟,宝钗又是薛家掌上明珠,她不想在此时抢二人的风头。于是,她决定要收起锋芒,故意落得下乘。

不一会儿,待众人诗作呈上,元妃逐一审阅,看到宝玉的诗时,面上露出欣慰之色:“到底是宝玉,比先前更有长进了。”又看宝钗的诗,颔首笑道:“蘅芜君的诗,果然稳重大气。”

待到林桐的诗作时,元妃微微皱了皱眉头,脸上露出一丝疑惑。林桐的诗作虽也不乏文采,但与宝玉和宝钗相比,确实略显逊色。她微微沉吟:“潇湘妃子这诗,倒像是藏了锋芒。”林桐心中一惊,忙伏地叩首:“臣妾才疏学浅,所作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还望娘娘恕罪。”元妃微微一笑,说道:“起来吧,本宫不过是随口一说,并无责怪之意。”

林桐站起身来偷偷看了一眼宝玉和宝钗,只见宝玉正若有所思地打量着自己;宝钗则依旧神色淡然,眼中却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的洞悉,仿佛早已看穿了她的小伎俩。

家宴之上,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的面庞。元妃坐在主位上,抬眸望向贾母,眼中满是孺慕之情:“祖母,自入了宫,孙女儿心中甚是挂念祖母。只是这宫规森严,不能常侍奉左右。您近来身子可好?”贾母早已老泪纵横,颤抖着声音说:“好,好,只要能见到娘娘,我这把老骨头就知足了。”王夫人在一旁,早已泣不成声。元妃伸出手,轻轻握住王夫人的手,轻声安慰:“母亲,莫要太过伤心,女儿在宫中一切顺遂。”

宝玉被唤到跟前,元妃细细端详着,轻抚他的头:“比先前又长高了,可有用心读书?”宝玉红着眼眶,哽咽着说:“姐姐,我每日都有好好读书,盼着能让姐姐欢喜。”元妃微笑着点头,又叮嘱了他几句,才让他回到座位。

酒过三巡,暖香阁内烛火摇曳,气氛愈发融洽,元妃轻抿一口香茗,美目流转,嘴角含笑提议道:“今日相聚,实乃难得,不如大家以这园景为题赋诗,顺便来考考各位姐妹们平日里有没有偷懒。”众人纷纷称是,各自凝神构思。于是,宝玉、宝钗、林桐、探春等人纷纷展示自己的诗作。林桐遂拣着些用词中庸、意境平稳之语,将诗作写得中规中矩,避免太过出彩而引人注意。

待众人诗成,呈至元妃案前,元妃一一评点众人的诗作,对宝玉和宝钗的诗赞不绝口,对林桐的诗只是匆匆一扫,轻描淡写地说了句 “倒也别致”,便将诗笺搁在一旁,转而与众人谈论其他话题。

家宴近尾声,元妃的贴身太监在一旁轻声提醒。元妃满心不舍。她紧紧握着贾母和王夫人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试图抓住那即将流逝的温暖。眼中泪光闪烁,哽咽着说道:“在宫中的日子,儿日日夜夜思念家中的亲人,每一个夜晚,都盼望着能有今日这样相聚的时刻。只是,相聚的时光实在是太过短暂,转眼间,又要分别了……”话语未落,她的眼眶已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众人听了,心中也都一阵酸楚,眼眶纷纷红了起来,原本热烈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而压抑.

元妃起身。众人纷纷跪地送别,哭声一片。林桐望着元妃离去的背影,心中不是滋味。作为熟知原著的穿越者,她对元妃在宫中的艰难处境了如指掌。在宫中看似高高在上,实则如同牢笼。暗潮涌动,权力斗争波谲云诡,元妃这一去,在不久的将来,终会落得个香消玉殒的悲惨结局,而贾府,也将因为这一次奢华的省亲,进一步加剧内部的亏空,逐渐走向衰落。

回到静雅轩,林桐倚着窗棂看那轮冷月,远处大观园的灯火渐次熄灭,唯有寒风卷着残雪,在空寂的庭院里打着旋儿。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今日省亲试诗,她虽成功地藏起了锋芒,免去了麻烦。但未来的路还很长,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小心翼翼地应对各种挑战。

想到这里,林桐轻轻地叹了口气。这时,紫鹃捧着汤婆子进来:“姑娘,夜深了,早些歇息吧。”她应了一声,却仍望着窗外发呆。这省亲一事看似风光,实则暗潮汹涌,往后在这贾府,怕是步步惊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