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归程
兴许是特馆内信号不好,出来后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方鸣掏出手机查看着群消息。
【杨青树:@全体同学 同学们请注意,现在到博物馆东门的“楚湘阁”集体用餐。下午自由参观,记得完成研学手册上的任务,完成后于今日研学活动结束后组织收齐。】
周也伸长脖子凑过来看:"哇!楚湘阁!听说他家的湘菜绝了!"
四人随着人流走出博物馆,正午的阳光明晃晃地洒在石板路上。逾知白走在方鸣身侧,手里拿着研学手册轻轻扇风:"手册上要收集三个展品的资料。"
方鸣"嗯"了一声,目光扫过手册上"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作品"的空白处。他忽然想起特馆里那件在眼前缓缓展开的T型帛画。
楚湘阁里人声鼎沸,八人一桌的圆桌已经坐满了学生。服务员端着湘菜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
班长吴昊看到他们招着手:“这还有空位。”他指着的这桌还坐着李婷婷和其他几个女生。
方鸣走过去刚要坐下,周也突然一个箭步抢了他旁边的位置:"我要挨着白哥坐!我想看他的研学手册”
于是方鸣只能坐在逾知白对面。隔着热气腾腾的菜肴,他看到那人正用茶水烫洗碗筷,修长的手指在蒸汽中若隐若现。
因为桌上一半都是女生,桌上四个男生吃的比较克制。
"下午怎么安排?"周也满嘴食物含糊不清地问。
陆游推了推眼镜:"我看馆图,一二楼的馆都没去逛,下午可以去看看。”
周也吃着筷子上桂花糕,“那我下午…嚼嚼嚼…去看看发光的狸猫夜灯上架没。”
杨青树拍了拍手:"同学们!下午三点准时在博物馆前广场集合拍合照,手册必须完成才能返校"
下午的博物馆比上午安静许多,大部分同学都去了一楼的展区。方鸣独自站在二楼的T形帛画前,仰头观察着这幅两千多年前的瑰丽画卷。幽暗的灯光下,帛画上的日月星辰、腾龙飞凤依然色彩鲜艳,细腻的线条在丝绸上流淌出神秘的轨迹。
"方鸣。"
熟悉的声音在身侧响起。逾知白不知何时出现在旁边,研学手册已经写得满满当当。
方鸣看着帛画左下角的解释说明:"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他微微侧头,逾知白站得很近,带着淡淡的博物馆冷气味道。
"你怎么找到这里的?"方鸣问。
逾知白笔尖一顿:"猜的。"他嘴角扬起小小的弧度,"你总喜欢往人少的地方去。"
展柜的玻璃反射出两人并肩的身影。方鸣注意到逾知白的手册上,除了工整的笔记外,还有幅小画——是只蹲在帛画月亮上的三花猫,尾巴缠绕着月牙的弧度。
"周也呢?"
"在文创店排队买发光夜灯。"逾知白轻笑,"陆游被拉着一起去了。"
两人一时无话,安静地欣赏着面前的帛画。展馆里回荡着悠远的古琴背景乐,时间仿佛被拉长成帛画上蜿蜒的线条。
下午三点的阳光斜斜地洒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集合!拍合照了!"杨青树的声音穿透嘈杂的人群,在博物馆前的台阶上回荡。
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拢过来。方鸣慢吞吞地走下台阶,手里还攥着没喝完的气泡水。瓶身上的狸猫纹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和周也怀里抱着的发光夜灯如出一辙。
"按班级顺序站!"杨青树指挥着,"矮个同学往前——周也!别把手举那么高!"
方鸣往最后一排走,站在了逾知白旁边,身后正好是博物馆的牌匾。
闪光灯亮起,将这刹那定格:
博物馆前的空地上,同学们肩挨着肩冲镜头灿烂的笑着,方鸣的衣角被风掀起,周也举着他的小夜灯,而照片角落,逾知白的指尖微微碰着方鸣的背包带。
合照拍完同学们陆续上车。大巴门前,杨老师站在门口。"研学手册。"杨老师推了推眼镜,仔细翻看二人交上来的册子。
在"印象最深刻的的展品”那页,逾知白工整的笔记和方鸣潦草的速写放在一起看,风格鲜明。
周也风风火火地冲过来,怀里抱着个发光的狸猫夜灯,背包鼓鼓囊囊地塞满了各种周边。"老杨你看!"周也献宝似的举起夜灯,"限量版!最后三个被我抢到了!"
杨青树无奈地摇头:"手册呢?"
周也手忙脚乱地翻包,哗啦掉出一堆零食包装袋。陆游默默递上自己的手册先行一步上了车。
大巴车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启动,车厢里弥漫着疲惫而满足的宁静。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回到来时的座位,很快就被摇晃的车身催入了梦乡。
方鸣靠在窗边,眼皮沉重得像灌了铅。博物馆的影像还在脑海中闪回——狸猫纹漆盘的光泽、T形帛画的流云、特馆里里流转的星辰。他无意识地一点一点着头。
逾知白坐得笔直,余光却一直关注着身旁的人。看见他因为睡意而微微张开的唇,看见他每次因为车摇晃而清醒又很快重新陷入困倦的模样。
悄悄地,逾知白往方鸣那边挪了挪。他动作很轻,当车身转过一个弯道时,他顺势将肩膀倾斜过去——方鸣的头终于找到了支撑,轻轻地靠在了逾知白的肩上。
晚霞透过车窗,将两人依偎的影子投在前排座椅靠背上。方鸣在睡梦中无意识地蹭了蹭,找了个更舒服的位置。他的呼吸均匀而温热,拂过逾知白的颈侧,像一缕温柔的晚风。
逾知白调整了一下姿势,让方鸣靠得更稳些。他低头看去,少年很安静,睡的很熟。
后排的周也头靠在玻璃窗户上,嘟囔着梦话:"我的夜灯..."陆游推了推眼镜,看了眼前排,又默默地转回去,嘴角浮现一丝了然的微笑。
大巴一个急刹停在校门口,方鸣的脑袋猛地从逾知白肩上滑落,额头差点磕到前排座椅。
"到了?"方鸣迷迷糊糊睁开眼,抬手揉了揉发麻的脖颈,完全没注意到自己刚才枕着的是什么。他眯着眼看向窗外,夕阳已经沉到了教学楼后面,天空呈现出淡淡的紫灰色。
逾知白不动声色地活动了下发僵的肩膀:"嗯,到了。"
周也从车上下来,宝贝似的抱着他的发光夜灯:"终于回来了!我要赶紧回家试试效果!"
杨青树站在车门口,挨个叮嘱:"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周日晚自习照常。"
方鸣推开家门时,老式铁门发出熟悉的吱呀声。客厅里,21寸的老电视正播着戏曲节目,花旦的水袖在雪花点的干扰下时隐时现。
“鸣崽回来了?”外婆的摇椅咯吱作响,她眯着眼穿针,老花镜划到鼻尖,“冰箱里有绿豆汁,吃晚饭了吗?”
“还没,”方鸣走进方鸣把书包放在地上,“我待会自己煮碗面。”说着走进厨房。
一碗简单的素面下完放桌上,手机屏幕已经被班级群的消息点亮。杨青树在群里发了许多今日的活动照片——同学们围在展柜前的背影,在博物馆前的大合照,周也抱着小夜灯兴高采烈的模样。
手指突然停在其中一张照片上:文创店门口,逾知白正把纪念币放在他手心里,阳光透过玻璃幕墙,将两人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晕里。
手机上方弹窗,宝宝巴(4)群里,周也连发了三条语音:
"我妹一看到我的夜灯就把它抢走了!"
"非要拿到她房间去!"
"还说要送给隔壁班的小美!"
紧接着是一张照片——扎着羊角辫头的小女孩抱着发光夜灯,得意地对着镜头比耶。照片角落能看到周也绝望伸出的手。
【逾知白:去官网再买一个?】
【陆游:喜欢就给她吧】
【方鸣:报应】
同学们在班级群里分享着自己拍到的照片—牵着手的陶俑小人、诗词古画、狸猫纹漆食盘。方鸣放下手机,将包里的纪念币和陶瓷杯拿出来放在床边的飘窗上,和上次逾知白送的小陶猫摆在一起。月光悄悄爬上,为它们镀上一层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