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伸手过去,油灯忽地“噼啪”一声,爆了个大大的灯花。
蒋天旭猛地缩回手来,倒把沈悠然惊了一下,乌溜溜的杏仁眼撞上蒋天旭慌乱的目光,有些疑惑。
“旭哥,怎么了?”
“没…没什么,”蒋天旭有些无措的拿指节抵住鼻尖,假咳两声,“那个…那个…”
他脑子一片混乱,正不知道该找个什么说辞,阿陶正好送完红烧肉回来了。
“哥,天旭哥。”
蒋天旭赶紧答应一声,又急忙上前两步,接过他手里的空盆:“我…我去洗吧。”
看他着急忙慌的样子,沈悠然更加疑惑了,怎么像是在掩饰什么尴尬?
阿陶没注意到两人之间的微妙,开口问沈悠然:“哥,小满姐能来跟着学做红烧肉吗?”
沈悠然被他喊了一声回过神来,笑着点头道:“当然可以了,谁想学都成,反正到时候都是一起教,哪怕选不上掌勺,也能学会道菜呢。”
阿陶笑着挠挠头:“我也这么跟她说的,日后她想吃也能自己做了。”
一个陶盆刷完,蒋天旭渐渐冷静了下来,听他们说到李小满,不由想到了一点。
“悠然,你刚才说,县城的红烧肉生意咱们不掺和了,要是这样的话,他们是不是还缺个会算账的?”
话一出口,他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不管是前期需要的本钱,还是日后每天的花费和营利,都是几下里的账,到时候,怕是得有人单独拉个账本子才行。”
沈悠然恍然,对呀,自己居然把财务这么重要的岗位给忘记了,真是不应该!
不过,如今村子里除了他自己和阿陶,好像没有其他会算账的人了,陈金福和孙正几个,倒是也会一些简单的加减,前期应当也能应付,不过日后账目多了,再加上要计算利润率和分配比例这些,怕是就有些费劲了。
沈悠然看了看阿陶,有些犹豫:“村里其他人都不大会算数,总不能让阿陶再兼个差事吧…”
蒋天旭提醒道:“阿陶不是总说小满也会算数吗,让她来试着管管,看成不成?”
“对呀!”
阿陶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激动的抓住沈悠然的胳膊:“哥,小满姐学算数可厉害了,那九九歌诀她不到两天就背会了,阿聪哥学了好几天都没记全呢!”
“啧,”沈悠然笑道,“你要夸小满就好好夸,怎么还拉踩上人阿聪了,可不兴这样。”
阿陶有些不好意思地讪笑了两下。
沈悠然接着道:“让小满管账倒是也行得通,不过她如今应该也只是学了些基本的运算,像利润率分配比例这些,怕是还得你抽空教教她了。”
阿陶赶紧点头,又说到:“她们前些日子卖菜的时候,我就教过她一些了,她和兰姑姑两家搭伙卖的,最后算账的时候,兰姑姑按各家地里的收成,把卖的钱都给她了。”
“但是,小满姐想着她就一个人,兰姑姑她们一家四五个人都跟着忙活,就找我帮着她算算,该怎么给兰姑姑她们分钱。”
这个事儿沈悠然倒不知道,听了不由有些好奇:“那你怎么教她的?”
“我教她怎么算本钱、营收和利润了,本想着,从利润里分出来一些,按人头数平摊,这样兰姑姑她们那边就能多些…”
沈悠然点点头,这法子虽然复杂了些,倒也算合理,毕竟村里这种属于人情往来的事项,多是随便估摸个数就成的。
“后来呢,是按这么分的吗?”
阿陶摇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后来…小满姐去送钱,被兰姑姑数落了一顿…”
沈悠然不由失笑,这确实是刘新兰的风格。
“我看兰姑姑数落的对。”
听了这话,阿陶也不反驳,又讪笑两声,小满姐当时特意嘱咐他不要跟李金花和沈悠然说这事,可见心里也是清楚他们态度的。
只是就像她说的,也不能把别人的关照当成应该的不是?
沈悠然又提醒他:“既然已经说了要竞聘,那咱们这会儿说的也不算数,到时候还是要大家先面试,再投票选出来的,这几天还是让她好好准备准备吧。”
阿陶点点头:“那我现在就去跟小满姐说!”
“诶诶,这么着急做什么?”沈悠然一把拉住他,“这会儿天不早了,明儿个再说也不迟,到时候还能顺便再教教她。”
“那…也成吧。”
阿陶嘟囔着回屋去了,厨屋里又只剩了沈悠然和蒋天旭两人。
把盖着笼布醒发了刻把钟儿的面团扯过来,沈悠然开始最后一遍揣面,他见蒋天旭脸上又开始有些不自在,也就不好再提刚才的事儿了。
“旭哥,在县城卖红烧肉的事儿,我没有跟你跟春生哥商量,就自己做主不参与了,你…”
“都听你的,”蒋天旭不等他说完就出声打断了,“我…都听你的。”
说完这话,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别扭,又找补两句:“我的意思是,就像陈叔说的,这本就是你的主意和手艺,不管你怎么安排,大家都会赞成的,再说…”
“我和大哥两个人,如今吃住都在你家,自己根本花不了几个钱,卖豆腐脑挣的就完全够用了。”
当初合作时,虽然提前说好了“亲兄弟,明算帐”,可天天一个屋檐底下过日子,总是很难真的把账算清楚的。
也就豆腐脑和油条两项生意的账能清楚些,这两样用的粮食和材料都是单放的,每天卖的钱也都记得清楚,到如今他们已经分过两次钱了。
其他平日里吃的粮食用的油盐,都是两边混着买,蒋天旭还经常时不时买斤肉或鸡蛋,倒也不好说是谁吃谁的了。
蒋天旭有意跟沈悠然多待一会儿,忍不住想多说几句。
“大哥的情况,我之前也跟你说过的,如今看着他慢慢走了出来,不再受梦魇之症的折磨,我真的很…欣慰。”
“我的情况,你更是清楚了,我娘…生下我就去了,奶奶把我拉扯到五六岁,也没了,从那以后,我就没吃过一顿饱饭,穿过一件好衣裳了。”
“当着外人的面,冯春红总是对我嘘寒问暖的,扯了两尺新布,必定嚷嚷的满村都知道是要给我做衣裳。”
想起那时候的日子,蒋天旭不由扯了扯嘴角,自嘲地笑了两下。
“所以村里人总说我性子冷,后娘对我这么好,我却总也不跟她亲近,养不熟的白眼狼。”
听着他语调平淡的讲着自己的过往,想到那个本就吃不饱穿不暖的小小蒋天旭,还要遭受别人的非议,沈悠然止不住心疼了起来。
看到沈悠然担忧的目光,蒋天旭冲他轻轻笑着摇了摇头。
“不碍事,我当时太小了,根本不懂得这些。”
“后面长大一点儿,才慢慢懂了一些事儿,不过后来,她倒也没有像小时候那么过分了,最起码能在桌子上吃饭了。”
“许是因为要养着我干活,许是因着柱子的关系,我慢慢跟刘村正一家亲近了起来。”
提起刘青柱,不由想到了跟他认识时候的情形,蒋天旭低头笑了笑,问沈悠然:“你还记得刘清源吧?”
“嗯?”
沈悠然一时没反应过来,这说着说着怎么还问起人来了?
蒋天旭以为他不记得了:“就是上次来盘炕那个。”
沈悠然连忙点点头:“我知道,怎么突然提起他来?”
蒋天旭笑道:“就是因为他,我跟柱子才认识的。”
“还小的时候,冯春红不让我出门,他们出去后就把我锁在家里,所以村里其他孩子,我也不怎么认识。”
“长大一点,我自己学会了翻墙,土院墙本就不高,墙里墙外又都有麦秸垛,翻出去倒是不难,我头一次翻出去,就遇上了刘清源在跟柱子打架。”
那时候的蒋天旭小小一个,又瘦又矮,看着纠缠在一起的两个人,一动也不敢动。
“本来我只是在旁边看着,两个人我都不认识,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刘清源认定我是来帮柱子的,把我也给打了一顿。”
说到这里,蒋天旭难得有些难为情起来,不太好意思看着沈悠然了。
“他比我们俩都大上两三岁,我根本打不过,被他按在地上打了一顿,整个人都懵了,趴那儿半天没动静。”
想到当时刘青柱哭的惨样儿,蒋天旭又笑了起来。
“柱子比我还懵呢,他也不知道我是谁,等刘清源走了,才上前扶起我,问我是谁家的,后来又带我去了他家。”
直到现在,蒋天旭也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挨了这顿打,不过不要紧,因为这顿打,他认识了第一个好朋友。
“从那以后,柱子隔三差五就来找我,刘村正偶尔也跟着,冯春红就不再锁着我了。”
提到刘力群,蒋天旭还是很感激的:“也是因着力群叔偶尔教些道理,我才慢慢懂得了一些事,总算没被养成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傻子。”
听着这些,沈悠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安慰,这些过往是他实实在在经历过的,任何言语安慰都显得那么单薄。
他突然想要抱抱蒋天旭,抱抱当时那个孤独无助的小小蒋天旭,告诉他,一切都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