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非凡小说 > 百川渡海 > 第9章 第九章 不存在的地址(下)

第9章 第九章 不存在的地址(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师傅,去和江家园。”

地图上搜不到这个小区,陆绥只好打车。他报完地名,司机却满脸疑惑地看着他——

“和江家园?有没有具体地址,街道之类的。”

“下江路4号。”

“哦。”司机起步,还没开到第一个红绿灯就按耐不住问自己的乘客,“你去上坟啊?哪有下午上坟的?”

“上坟?我不去上坟,我是去找个朋友。”

“什么朋友住在墓地啊…”司机尴尬笑笑,“下江路4号可没有什么和江家园,只有一个和江陵园,你朋友是不是在那儿工作啊?”

陆绥不知道怎么接话,听到目的地是墓园,他只觉得头皮都要炸开了,怕司机看出什么异常,他只好硬着头皮回答:“是…我一个朋友在墓地工作,我去看看他。”

“那挺好,听说现在殡仪馆啊、墓地啊工资都高,在那儿工作也蛮好…”

司机又絮絮叨叨了什么陆绥不知道,他只是看着车窗外的风景飞速移动变化,不一会儿就地图就提示“目的地在您附近,请从右侧下车”。

下江路地处郊区,本来就偏得不能更偏,下江路4号这个和江陵园更是位于整条大路的尽头——偏上加偏。

陆绥刚下车,人都还没站稳,司机便一脚油门朝着来时的方向开走了,其速度之快,尾气之醇厚,能让每一个在城市生活多年的人都不禁感叹一句“地道!”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八个字在此刻具像化了,别说住宅了,这地方连个卖水的小卖部都没有。来人本以为和江家园是后建的,是司机不知道,可现下一看,心彻底凉透了,只好承认自己要来的就是这个墓园的事实。

这里说是陵园,实际上只是一个偏僻又荒凉,一直没被纳入规划范围的坟堆罢了。“和江陵园”四个字被刻在一块裂了无数条口子的木板上,滑稽极了。

墓园门口有两扇半开的铁门,来人完全不理解这门设置的意义何在——门房里没有人,窗台上、门口都已经积了厚厚的土;扫帚歪歪斜斜躺在地上,只剩下光秃秃的一根扫帚杆;门房玻璃成蛛网状碎裂好几处,也不知是风刮的还是人为破坏的。

走进铁门,萧瑟凉风扑面而来,风中夹带着些尘土,有点呛人。铁门后只有一条路,路面凹凸不平,仿佛经历过几轮炮轰;路旁种着稀稀拉拉的槐树,大多数都已经枯死了;路边偶尔能看到几个提示牌,牌子上的标语也早就失去了本来的颜色,只剩牌子的形状在风中屹立。

穿过坑坑洼洼的路,眼前就是排列整齐的坟包。陆绥苦笑——说没规划吧,每一列坟包前都有序号;说有规划吧,这儿的坟包又相当简陋,连立的碑都显得格外朴实无华。

“99栋,101号。”

黄纸上的门牌号对应在这里就是第九十九列,第一百零一号坟堆。陆绥找到列数,十分淡定地走了进去。

一百零一号坟堆比周围的坟堆都要大,石碑上刻着好几列字,碑上的红字褪色许久,灰土掩盖了墓主的身份,看上去已经很久没人来看过这里埋葬的人了。

来到这里的年轻人从背包里掏出一张湿巾,把墓碑仔仔细细擦了擦,这才看清楚碑上的具体信息。

一块墓碑,两个人。正中间两列写着:

爱妻金卉、爱子黄志辉之墓。

右边那列刻着:夫黄力敬立。

左侧刻着两个人的生卒年月,这两个人逝世在同一天——2002年3月22日,正是陆绥收到的文件袋里,鲁西鲁号发生海难的那天。

“金卉。”陆绥仔仔细细把那张黄纸看了个遍,确定黄纸上的名字就是墓碑上的名字,他心头弥漫起一股巨大的阴影,思绪如乱麻一般绕成一团——

黄力说他走的时候他儿子上高中,可是黄志辉2002年就在海难中去世了,那么黄力是在撒谎还是他精神出现了问题?如果是撒谎,那张晓荷的事情就说得过去了,但他又为什么要隐瞒张晓荷的存在呢?

陆绥疯狂挠头,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一团迷雾,怎么看都看不清浓雾背后的真相。他现在迫切想要回到书局,他觉得大江他们能给自己一个答案,也只有他们能给出一个答案了。

匆匆往另一头走了两步,陆绥的脚又停了下来——无意间的抬眼又让他看到了一位“熟人”——第九十九列,第一百二十号墓碑,墓主人叫黄力,逝世于三年前。

寒意从脚底升起,直抵天灵盖。年轻来客的两条腿不受控制地往回走。从九十九列走到第一列,他看见王西西的名字,看见前两天坠楼身亡的李鑫的名字,还有,他自己的名字。

第一列第三行的墓碑上刻着:陆绥,卒于2002年3月22日。墓碑上的照片和家里相册中的照片一模一样,连眼尾的泪痣都分毫不差。

没有爱称,没有立碑人,陆绥甚至不知道这块碑是谁给自己立的。他仔细捋了捋,又觉得这不可能是收到档案袋的缘故:一来他没看到江屿和邓玉的名字;二来对于同样收到档案袋后坠亡的李鑫,他墓碑上的逝世日期就是坠亡日期而非档案袋上的海难日期。

如果这块墓碑不是某种恶作剧的话,还剩下一种可能——陆绥是个死人,他的的确确死在了档案袋中记载的海难里。这么一想,自己从小到大都能看到鬼,还能和鬼魂交流的事就不奇怪了,这算同类社交。

太阳藏在乌云后面,偶尔照射出来的阳光惨白,和此刻墓园里这位年轻人的脸色一样难看。手机里的软件适时弹出推送,那个问题是:

“突然得知自己不是活人是种怎样的体验?”

年轻人点开这个问题,底下是清一色的模板小说。他颤抖着点开“写回答”,写了大段的字不断删删减减,最后只是拍了张照,配文:墓碑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我不知道这算突然得知自己不是活人,还是算恶作剧。

发完回答,陆绥拖着沉甸甸的步子走出墓园。他想起去剧本杀之前的那个梦,想起最近的经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源自那个名为《船》的剧本杀。

整片墓园静悄悄,门房里依旧是空无一人。唯一来此的年轻人在大脑的指挥下推开了门卫室的铁门,拉开凳子,颓然坐下。

他点开剧本杀店老板的朋友圈,对方两分钟前刚刚更新过内容:

“最近新到的本《火烽》,店主已经带着一众dm试过了,剧情绝对够劲儿,来玩过的都帅哥美女都说好。本子里有一些简化仪式,整个本比《船》还带感,目前还没收到任何差评,小哥哥小姐姐们千万别错过!约起来!”

这条朋友圈的配图是新剧本的封面,陆绥这两天对有关火的一切都很敏感,他拉大图片,顿住——《火烽》的封面上是一座焦黑的高楼,楼体上的名字是“藏烽大厦”。

怒从心起,陆绥点开对话框想质问老板,结果消息没发出去,红色感叹号仿佛在嘲讽他一般。他想干脆把这老板拉黑删除,可来来回回折腾了半个小时也没成功——不管他怎么倒腾,就是删不掉老板的微信。

愁绪飞来,他索性倚在椅子靠背上放空自己。蜘蛛顺着抽屉上的蛛网爬到了人的手臂上,机缘巧合之下,年轻人打开了布满灰尘的抽屉。

蓝色的文件夹静静躺在抽屉里,封面用标标准准的楷体写着:和江陵园公墓信息登记册。

好奇心驱使着来人翻开它,又让翻开它的人再一次以一种极其震惊的心情从头看到尾。

与其说是“公墓信息登记册”,不如说是“遇难者信息登记册”来得更准确些。整个文件夹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三年前藏烽大厦的遇难者信息,包括黄力在内的二百一十二个人都埋葬在这儿,有些遇难者的备注上写着:经家属同意,已将墓址迁移至…

第二部分是2002年的海难遇难者信息,陆绥震惊的是他们竟然都是川江市人。正如档案袋里写的那样,156位游客,32个船员,他们的信息都在这份文件夹里。虽然只有最基本的性别、年龄和住址,但也给来人提供了不少信息。

在156位游客中,陆绥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除此以外,还有另一个名字——陆敏,1997年7月生。陆敏和陆绥的住址是同一个,备注信息也一样写着:

经家属同意,墓址已从和江陵园迁移。

陆绥本人不记得自己还有弟弟妹妹,他更好奇的是新的墓址在什么地方——其他遇难者迁移后的地址都很详细,只有他和陆敏仅仅写了这么一句话。

手机震动,是大江的信息:晚上九点值班,迟到扣全勤。

陆绥把文件夹装进书包里,又仔仔细细搜索了一遍,确定没有其他有用的信息后才离开。这里地处偏远,打车也难打,他只好按照导航先走到最近的加油站。

春风又起,卷起地上的柳絮。彼时陆绥的全部心思都在那份遇难者信息登记表上,全然没有再回头多看一眼的觉悟。在他离开陵园的铁门后,另一个颤颤巍巍的身影站在门口久久注视着他的背影。

身影的主人脸上布满疤痕,声音嘶哑着对电话那头的人说:“他走了,带着那份名单走的。你放心,我绝不会出任何差错。”

再后来每当陆绥想起这天下午的经历,总会反问自己,如果当时回头多看一眼,结果是不是会因此变得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